昼夜不息,暖流盈室,皆因有一群“温暖使者”默默守护。全天候监控、调控、巡检、排查,以匠心铸就温暖。近年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能投集团以“新质生产力”为帆,扬帆城市经济蓝海。新采暖季启幕,大众网・海报新闻倾情推出“温暖守护者”系列报道,聚焦能投供暖管家日常工作,从细微处见真章,携手共赴这场温暖之旅,见证他们的努力与奉献,期许一个暖意融融的采暖季。
黝黑的面孔,沙哑的嗓音,粗糙的双手,是他数十年耕耘一线的见证。他是黄河北岸第一座能源站的建设者和运行者,也是该区域年龄最大的供暖管家。他就是济南能投集团所属济南鹊山热电有限公司鹊山苑中心站站长于忠。
2016年,黄河北岸第一座能源站——鹊山苑中心站正式开工建设。这座能源站虽然不大,却承载着片区群众对集中供热的殷切期盼。然而,能源站建成后,运行维护成了难题: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供热业务零基础……种种坏因让很多职工望而却步。于忠便是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站了出来:“这座能源站是我参与建设的,那就我来负责运行吧……”
时至今日,于忠仍然忘不了鹊山苑中心站首次投入运行的那个采暖季:每天接打上百个电话,喉咙哑得说不出话来;极寒天气下连续忙碌十几个小时,几乎滴水未进;微信步数天天“霸榜”朋友圈,膝关节中的刺痛也在与日俱增;夜里十点多“摸黑”往家里赶,好几次险些发生意外……翻看于忠这些年来的工作台账,大家能看到的,只有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看不到的,是他为守护群众暖冬生活付出的汗水与心血。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供热行业的发展亦是如此。鹊山苑中心站在投入运行的前几年,始终面临着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降耗增效,一头关系着民生冷暖,另一头却被黄河北岸变化莫测的自然天气所牵绊。于忠介绍说,若是盲目降低能耗,固然能轻松实现节能目标,但居民采暖效果也会打折扣。要想兼顾各方面,只能一点一点“抠细节”,从供热系统夹缝中“抢”能源。
带着“为生态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于忠带领班组人员一点一点寻找能源站运行规律,在保证居民采暖效果的基础上,实时监测、调整设备正常运行状态,持续优化管网平衡。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鹊山苑中心站,已连续多年以高标准完成供热任务。于忠与他的同事们成功摸索出了燃气锅炉及空气源热泵的最佳运行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
谈起同事于忠,青年供暖管家董凯的语气里满是佩服:“于师傅对整座能源站的系统结构了如指掌,对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胸有成竹,总是能及时向我们青年职工提供帮助。他是我们青年职工眼中的供热系统‘活地图’、供热设备‘活档案’。”鹊山苑中心站的青年供暖管家们,都是在于忠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从事供热工作以来,于忠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怀有一份热心。他结合能源站真实的情况,多次组织青年职工学习燃气锅炉与空气源热泵的各项技术规范及维修维护有关操作,把自己多年来积攒的运行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帮助青年职工在工作中做到安全到位、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鹊山热电已有多名青年职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能型人才。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供热领域的行家里手,于忠用三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坚韧不拔的能源精神。尽管眼角已经泛起皱纹,双鬓已经染上霜雪,于忠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守在一线,继续书写新时代能源人的责任与担当。